星期日, 一月 14, 2007

DUMARTINI:追星使人进步

追星使人进步?

我可当过追星族哦 …

想当年下放天不亮都会被话匣子吵醒,匣子就是中学里每个教室都装的那种扩音喇叭箱 , 生产队长使用这一”先进设备”来安排活计 , 每种活儿后面用淮北方言念上一长串人名儿 , 几乎每个名字读完都下落一个调再拖一点腔 , 听起来真不习惯 , 睡意惺松时更恨不得用被子把耳朵堵上 , 或者从床上蹦起来把电线拽掉 .

没想到 20 年后走出国门来到魁北克 , 这种感觉又会重新经历一遍 . 因为三六个月之后就要回家 , 既无求学之辛苦也无找工之压力,就觉得这儿确实人杰地灵风景如画 , 唯一不满之处是听不懂法国话 . 常被人带出去走亲访友参观访问 , 也有不少人际交往机会 , 却只会做点头微笑状 , 非常不爽 . 有一天入夜无聊独自坐在客厅看电视 , 嫌法文太噪耳,干脆把电视声音关 OFF 了 . 结果嫂子琳恩下楼来找水喝被我吓一大跳 , 还以为我半夜里一个人坐在客厅里伤心,”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 呢 . 一直觉得英文又柔软又流畅的特别动听 , 法文呢 , 哼哼.另当别论… 为此还同哥哥争吵过 , 怪他为什么不上北大的英文系却读什么法国文学 , 现在让我到这种根本听不懂话的鸟语地方来作客 , 哥说 : 你你你 … 简直是无理取闹 !

不过这情况很快就有了根本性转变 .90 年代调频音乐节目里常常放一首很好听的歌 , 曲调抒情优美 , 同一首歌用英法双语夹唱 , 挺有创意 . 男歌手的声音未经烟熏酒醉 , 听上去蛮清亮舒服 . 有一次电视转播在巴黎万人体育场 BERCY 的演唱会 . 有生以来第一次见识了一人振臂 , 万人呼应的场面 , 歌迷们齐声高唱 , 歌手的声音反而听不见 . 场面可用惊心动魄来描绘 ! 哥哥说这家伙真是一曲成名呵 , 唱片大卖 , 征服魁北克还打进法国不简单 . 现在是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艺术骑士勋章获得者 ! …最后当舞台灯光变暗 , 一段前奏响起 , 台下观众不约而同欢呼雀跃起来 --- 原来如此呵,电台常放的那首好听的歌就是他的成名作 ! 再看台上这位大红大紫的年轻人 , 个子高高 , 头发短短 , 一件普通的外套加上牛仔裤 , 简简单单坐在那儿闭着眼唱着 . 好象周围几万人都不存在 , 很落寞很悲伤的样子 , 激起我无限好奇 : 他唱什么 ? 为什么这样忧伤 ? 要是能听懂他唱的就好了!

很快的我就买来了歌带 ( 那时没 CD 只有 45 转那种黑胶唱片 , 而我买的是盒带 ), 捧着一本法汉词典就开始了翻译歌词的艰难历程 , 我发现这些法文歌曲还真是很动听 ! 听了一遍又一遍又不满足了,更希望了解其人及其创作经过,于是又到处找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到处搜寻星踪 . 如果报上看 到记者对他的演唱会和新歌的好评价,都能让我高兴一天,好象是对自己刻苦学习行为的一种认可和一种证实.我的爱乌及屋本性也由此得到充分体现,只要这家伙 提及某位作家,某个球手,某前辈音乐人的名字,他的手一指,我也就一定会追随过去---查这些人的资料,继而成为他们的拥戴者.(现在知道我这么喜欢冰球 的原因了吧:歌星原是渥大GeeGee冰球队的呵,在电影LANCE ET COMPTE中本色出演过一位冰球运动员...)

最疯狂的一次,我曾到处寻找选票和发动群众选他当年度最受欢迎男歌手 . 那一年我的热情绝对不比打手机选第一届超女的那些玉米和凉粉差,只不过玉米们只需按按纽, 付付手机帐单就行, 而我的工作量更大些--- 选票是登在报上的,所以要买报纸,填选票,装信封,上门送信,(投票箱设在某知名饭店里)嘿嘿,还蛮辛苦的 ! 直到电视上看见歌星真的被选上了,登台领奖发言了,就高兴得跳了起来, 象是实现了什么计划一样, 回想那时的我真是非常可笑 ! 家人们眼见一个歌星改变了我对法语的看法 , 不禁啧啧称奇 , 自然也就十分支持 , 每次一有这家伙的消息 , 都会及时通知我收听收看 , 后来就连80老母也成了他的粉丝,哈,是我的功力呵 !

直到一本法汉词典被我翻得破烂不堪几度修补 , 直到对他所有的新旧歌曲全部能哼唱一番 , 直到对他的家庭 , 成长 , 经历和喜好如数家珍 , 直到养成天天看报听广播跟踪搜索新闻的习惯 , 直到壁橱里的收藏越来越丰富 , 这已经是几年过去 , 决定长期居住下来之后了…当我第一次有胆量买票走进充满魅力的演唱会现场 , 当我跟随所有的歌迷一起跺脚吹哨拍手高唱时 , 那种参与,理解,乐趣和热情把我推向激动情绪的最高点---九十年代里一个半老的中国歌迷就这样在法语的世界里产生了 !

现在当然知道啦那就叫追星 , 知道所有追星族的心都是一样地狂热而百折不回. 只是当时自己还不甚明白却已身陷其中了 ! 最值得一提的是, 在那┳沸堑娜兆永镂业姆ㄓ锾涂谟锼骄褂型环擅徒奶岣?, 对当地社会,文化,音乐,历史,民俗等的了解, 也变得象多年来就生活在这儿的人一样耳熟目详, 与当地人交往自然方便了许多. 此外有个非常意外的收获 --- 好几年后做领养材料翻译时竟认识了这家伙所在的唱片公司老总!见了歌星的面 , 得到他为我签的名送的礼物 , 演唱会上还特地朝我们挥了手致了意 . 我呢就顺便帮了老总先生一次忙回报一下自己感激的心情 , 这些就是后话了. 现在从YOU TUBE 里看这家伙唱歌已经不再有当年的激动 , 但有一种温馨的感觉 , 深深融入在我十几年国外生活的风雨回顾之足印之中....

追星使人进步 ? 这话并不对每一个人适用 , 但对我来说 …YES!


http://www.youtube.com/v/0t60Xk-agqE



[打印]



阁老 评论于:2007-01-13 16:19:44

杜 马,你的美文总能勾起我许多对往事的回忆。年轻的时候我也是追星族的一员。不过我们那时叫歌迷,影迷。我呢除了歌迷影迷,还是个书迷。中学时代,读了冯 德英的《迎春花》和《苦菜花》,便对这位作家非常仰慕,只是在小岛上的我哪能见到这位身居京城的名作家啊。不料大学毕业分到北京工作后,机会来了。那是 1973年,我在一个苏联专家组担任翻译。毛子哥住在他们使馆,我们住在土地庙招待所(现在的商务部斜对面)。住所期间我看到一个中年军人,奇怪的是谁也 不和他打招呼,他也不和别人打招呼。深居简出,只是吃饭的时候出来,打了饭就回到他的屋里。我很奇怪,便悄悄向人打听这是谁?冯德英!冯德英?我生怕听错 了又问一句:是写《苦菜花》的冯德英?是的,就是他。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那时我正做着作家梦,写作热情非常高。可是发出去的稿件不是被退还,就是泥牛入海无消息。守着这么一位大作家,何 不向他请教。但是我被告知他正在被批判,少和他接近。可是一股强烈的求教欲望还是使我靠近了他,并且成了朋友。那时他一直在构思新的作品,我问他现在这局 面,还能写吗?他说:为什么不能?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孙子膑脚而著《兵法》,我的境况比他们强多了,不写我对不起沂蒙山区的父老乡亲。

十年浩劫过后,冯德英获得解放。随后他脱下戎装,到山东省文联任职。临走时,我们一帮文友为他送行,他说等着我的好消息吧。果然,不久我们就读到了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山菊花》,并很快改编成电影。

至于我,在他的指导下,也走上了文学道路,到他离开北京时,我的诗文已经发表在几十家报刊杂志上。

因为我喜欢俄罗斯文学,那时也翻译一些小说,我十分崇拜俄罗斯文学翻译家草婴先生,读过他翻译的《一个人的遭遇》,被他的翻译技巧和文采所倾倒。暗中学习 他的表达方式。我和林庚先生合作的长篇小说《深深的爱》翻译出版后,赢得了读者的肯定。说来有缘,这次在罢了小弟的引荐下,在上海拜访了这位心仪已久、仰 慕已久的翻译大家,实现了多年来的夙愿。
追星使人进步。经典!

罢了 评论于:2007-01-14 12:27:19

同意你的“追星使人进步”说,我这一辈子虽然没追过什么星,倒是交了不少朋友,读过不少书,所以,我觉得,交朋友和读书使人的进步更要大一些。

有的书可以改变了世界历史,有的书可以改变了个人命运。但是书对我生活的影响并没有这般戏剧性的效果,它们的作用是日积月累的,它们在不同方面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在我的心灵历程中留下了不朽痕迹。

光读书是不够的,还得有与你同行的人。与你同行的人比你抵达的目的更为重要,他们才是真正可以影响你整个人生的人。不仅我那“三脚猫”的功夫就是从他们那儿学来的,还有我的人生观。

曾经和一位老者对话,他的一番话这么多年来一直铭刻在我心中:“人生的意义其实就是坚持去做一件对的事情。虽然社会的复杂因素会让一个人做错许多事,却很 难断绝一个人做一件对的事情的机会,关键在于你究竟能不能在某一天认定不放、排除万难、锲而不舍地去做那一件对的事情。”所以,我可以原谅在社会复杂因素 下做错事的人,但却不能原谅那些放弃做对的事情机会的人。

曾经和一位年轻的朋友对话,他的话使我对年轻的一代有了更多的了解。他说:“我们这一代人很少使用对和错的概念来思考问题。我从来没觉得自己做错过什么事 情而需要懊悔,也没觉得一定要做对什么事情来获得心理满足。但是不要因此就认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荒唐,我们是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长大的,这不是一个只有 对错的两极社会,两极之间还有非常广阔的中间地带,那里面的事物都是复杂甚至暧昧的,我们倘佯其中,凭借直觉,依着个性,攫取能让自己快乐的因素,当然, 我们要注意,自己快乐,不能让别人痛苦,所以要遵守公共契约。”从那以后,我很少去批评和指教年轻人,对他们我便有了一份超出常人的包容和理解。

最近,我因亲人得重病而郁郁不欢。我的一位朋友在他给我得信中说:“今夜脱下鞋和袜,不知明日穿不穿”“人之生也无聊,其死也非不幸。”“我觉得无可奈何 四字,是对生命的一种最单纯也最深沉的认识。抱着这种认识来对待你的亲人的不幸,我以为是一种最佳的选择。我是这样来看待这个问题的。”

朋友的话一点也没错,我们每一个人都必将迎来“没有明天的一天”,而且这一天随时会到来,因为人在任何年龄都可能死。我想,大概每一个人都有过亲人伤逝的 经验,每一个人大概都会想到过自己的死,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地怀着这种忐忑不安、恐惧的心情来过日子,我们怎么能够还有平静快乐的日子呢,一旦面临死亡我们 又如何能做到从容镇定呢?所以,不如正视它,有病就治,先不去想能否治好。

是啊,“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朋友却是你人生的拐杖,有了他们你才能走得稳,走得好。

所以,我说,书和朋友更能使你进步。

---------------
编后随笔:

追星是学习;读书是学习;朋友可学的更多。
所以毛主席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01&postID=16316

/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