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十一月 10, 2006

淡淡微风:夜雨敲窗

正准备睡觉的当儿,忽然窗户上噼噼啪啪的响起来,如爆豆子般——下雨了。
  
开了桌上的灯,好看的见落在窗上的雨滴。


  每滴雨落在玻璃上,都立刻爆开,仿佛落在水面上,呈涟漪状,打出个小小的圈儿,然后再顺着玻璃流下去。

  今天雨下的紧,雨水就多,窗子上便有了薄薄的水层。

  后来的雨滴,往往是与那薄薄的水层相遇,没办法直接接触到玻璃,声响也就有了不同,啪啪的声音,变作了噗噗。

  一向是喜欢雨,也喜欢雨声的。

  雨中的世界,仿佛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世界。或者说,虽然是原来的世界,却如喷过水的水墨,还是旧时人,却已不是旧时行履处了。那如雾霭笼罩着的世界,较之平常,多了些恍惚,多了些温柔,多了些清凉,多了些明净。雨中的世界,已接近梦中的世界了。

  在雨声里,仿佛可以进入另外一个境界。每一声,每一击,都似乎有着韵律,约好了似的,你一言我一语,你捧哏我逗哏,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又似乎毫无干连,你忙你的我忙我的,各自为政,自得其乐,看似杂乱无章,整个听起来,却是一幅连绵不断气韵无尽的大写意。

  想起在北京时,逛古董市场时,看到一副镇纸,上面两句诗十分的喜欢,可惜卖主要价太离谱,盘桓再三,终于还是放弃。东西没到手,那 两句诗却印在了心里:“山抹微云无墨画,竹敲秋雨有声诗”,恰是应了今日的景。往气馁里说,没钱的话,喜欢也只能望洋兴叹,往好里说,没有得其形,却能得 其神,也是一般。文人之入世,能有此意,一般也可安心了。

  听的兴起,一边感叹着“这雨真是不给劲儿,偏偏这时候来,害的我又不能早睡,明天早起的构想眼看着又要泡汤,如之奈何!”一边起身往大窗口那里,穿过窗边比我还高的那株植物,去看园中的雨。

  一开窗,凉气扑面,清气袭人,夜雨敲窗声变作了雨打植物声,噼啪化作了淅唰,没有那么清晰,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耳边。

  并不是回来后的第一场雨,却是第一次这样看雨。

  几个月了,没有在窗口驻足留心,很有些久违了的感觉。

  窗口居然已经有了蜘蛛网,看来它是以为这里安全到从不会打开,建造它的安居房了。我不忍心毁人宅院,只好由它。透过蛛网看世间,也应该有别样的风情,并不会影响我这样酸人的心情,古人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诚哉斯言。

  往外望去,其实并看不到什么,灯光透到外面,只是些影影绰绰,大致的轮廓而已,真能欣赏的,也只是雨声罢了。

  也就那么在雨声和清凉里发呆。
  
  偶尔有雨水打散了,飘来细细的小滴,沾在脸上,也是姗姗可喜,比之呆呆的听雨,又多了一分窃喜。宛如人生,也总有意外的盈收。

  忽然发现,窗檐下,也有一条条小小的水流,被风吹的飘摇不已,仿佛珠帘款摆状。不由得又是意外:在这里看雨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竟然没有注意过檐下的水流,真实马虎之至了。“欲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的诗,真是白读了。

  怪不得先贤有云:“温故而知新”。

  不忘旧情,原来也可以有新意有新得的。

[打印]

罢了 评论于:2005-10-24 15:52:13
和 你一样,我喜欢看下雨。年轻的时候常喜欢在春天里和朋友们一起去雨中的湖边散步。迷迷蒙蒙的春雨给湖边增添了许多诗意,春天的雨帘就像是一副“覆載紛萬 象”色彩缤纷的油画;我们慢慢地穿过长廊,朝雨中的画走去;我们轻轻地走入画中,一转身,便成了画中人。还记得,湖边有一座亮着的灯塔,折射的灯光照亮了 我们年轻的脸庞,也照亮了我们充满激情,不甘寂寞的眸子。这一刻,水近,天回,花开,云飞,春天在我们心中茂盛地生长。时隔二十来年的今天,一想起当年这 “高柳早鶯啼,長廊春雨響”的美丽雨景,一股雨中淡淡的清香便会飘然而至。。。

又是一个雨夜,那是我来到美国几年后的一个狂风暴雨之夜; 我站在雨中,希望这大雨能冲洗掉我生活中的不如意和感情上的挫折。在雨中簌簌发抖的我突然明白了一道理,任何感情都要给生活让路;任何挫折都只是生命中的 一段过程而已。人就是这样,都是在自己生活的某一处紧要关头突然发现并认清了自己。生命只不过是一種過程,事情的結果儘管重要,但是做事情的過程更加重 要;“結果”虽然会加深我們的快樂,但“過程”却能使我們的生命得到充實。人的生命最後的結果一定是死亡,我們不能因此說我們的生命就沒有意義。我常想, 人生只不过倏忽一闪,如流星划过夜空,瞬息之间便会踪影全无。一个人最终能够留个给这个世界多少东西,能够留给后世多少念想?一个活着的人,很难得到真正 的答案。所以“成熟的人不問過去,聰明的人不問現在,豁達的人不問未來”。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510&postID=4700&page=2#mark

/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