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十二月 05, 2006

RebeccaLin:我的女兵梦







我的女兵梦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1961年2月)

毛泽东








    




有时看一部电影,听一首歌,读一本书,都会产生心里的共鸣,扬子和罢了读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简介后,谈到了他们的感想:

(见后)

至于我自己,在收集整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时,看到这些美丽漂亮的女兵,她们为了保家卫国,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潸然泪下。。。。。。

记得有一本小说写道:战争让女人走开。而这些青春亮丽的女兵们,却背起了钢枪,告别父母家人情人,走上了战场,和男人们一起并肩作战,直到献出了她们宝贵的生命。她们的这种大无畏精神真是可敬可佩,可歌可颂。

她 们的生命就陨落了,正如【飘落】中唱道:你静静地飘落,铺满金黄色的山坡, 你轻轻地歌唱, 流进弯弯的小河。风儿把你送入天空,你仍在飘落。你甜美的春梦,随着秋叶一起飘落,你年轻的脸庞,俯在泥土上诉说。如果春天再次来临,你还要唱歌,飘落啊 飘落,远去了你的欢乐,飘落啊飘落,你没有被淹没。

我的女兵梦,还是源于我的父母。 我的父母曾经是军人,所以我对军人有 特别的好感。当时,父母离开南方去兰州当兵。我的两个哥哥都是在兰州出生的,看到他们在部队幼儿园的生活照,真幸福,让我好羡慕。看到父母的军人照片,非 常的喜欢。母亲美丽,英姿飒飒;父亲威严,坚强挺拔。兰州成了我梦回萦绕的地方。2008如果回国成行,我一定要去兰州,因为那里留下我父母哥哥工作和生 活的岁月。我也一并要去敦煌看看。

遗憾的事,93年匆匆忙忙来美国读书时,许多的东西都来不及带上,提着两个箱子,就是我所有的行李,告别了父亲和家人来到了美国,开始了我的留学生涯。2001年,再回故乡,物事人非,父亲二哥也随母亲去世了,家也不复存在了,那些珍贵的照片都丢失了。

记得是我读高中时,母亲被抽调去负责征兵工作。我当时告诉母亲,我想去当兵。可是不知道何故母亲不同意我去当兵。当时也没有问为什么,至今永远也找不到答案了。我的当兵梦就破灭了。后来,还特意借了军装照了相,弥补不能当女兵,穿军装的瘾。

女兵,我永远的梦。

林贝卡 12-02-2006 于美国
.........................................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简  介:

影 片根据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的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改编。除本片外,小说还被改编成话剧、电视剧等多种文艺形式。值得一提的是作家(编剧之 一)、导演和本片的摄影师都是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兵。导演罗斯托茨基还是在战争中失去一条腿的二等残废军人。他们三位倾力合作,把自己的亲身感受都融注到 影片当中,使影片拍摄的自然真切感人,征服了无数的观众。当之无愧地获得了1973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纪念奖、全苏电影节大奖以及1975年的列宁奖金。

“本 片故事发生在1942年夏天,瓦斯柯夫准尉带领两个班的女高射机枪手驻扎在一个小车站旁的村子里。车站周围是战略要地,敌机经常来轰炸或骚扰。一天,班长 丽达在邻近的树林里发现了空降的德寇。于是,瓦斯柯夫带领一支由丽达、冉妮娅、丽萨、迦尔卡、索妮娅等五个姑娘组成的小分队到林中去搜捕德寇。在与敌人交 战中,姑娘们一个个都牺牲了。班长丽达受重伤后不想拖累瓦斯柯夫,她托付瓦斯柯夫去找她的儿子,随即开枪自杀。瓦斯柯夫满腔仇恨地直捣德寇在林中的驻扎营 地,他缴了敌人的械,押着三个德国俘虏朝驻地走去。途中,他见到以少校为首的援兵迎面奔来,欣慰地因伤口流血过多而晕倒了。许多年之后,已白发苍苍、左手 截肢后按上假手的瓦斯柯夫带着已成长为青年军官的丽达的儿子来到当年战斗过的树林里,找到了当年这五个女兵的坟墓,她们对着墓碑肃立致哀……"

导 演在影片中采用了多组黑白与彩色画面相互交替的镜头,把现实与理想,残酷与美好通过这种对比手法鲜明的展现在观众面前——战争本不应该属于这些可爱的姑娘 们,但偏偏就是这可恶的战争夺去了她们美好生活的权利直至宝贵的生命。这场战争以及她们在法西斯侵略者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自我牺牲的无畏爱国精神都会深深留 在人们的记忆中。同时呼唤着人们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珍惜和平!

  你明明知道这是戏,
  可就是没法把戏仅仅当成戏来看,
  你明明知道这是假的,
  可它就是比许多真实的东西还能淬历你的心,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这样一群年轻美丽的女兵好象真的在世间存在过,
  她们永远年轻,而你老了。

   在前苏联由小说改编的战争题材电影中,引得最大世界性反响的,当推1972年罗斯托茨基导演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电影《这里的 黎明静悄悄》的世界性轰动,这部瓦西里耶夫创作的中篇小说未必会如此引人注目。但是,如果没有原著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也就不会有电影的成功。

  我们都知道,在二战中俄罗斯人民蒙受的牺牲是最为惨重的,他们一共损失了二千多万人的生命。《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要像我们展示这二千多万人中的五个活生生的人,从而也表现了俄罗斯战争文学中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怀。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也有具体的生活原型,不过实际生活中1942年5月在沃比湖畔牺牲的五个战士是男兵,而导演瓦西里耶夫把男兵改称女兵,便尖锐地提出了“战争和女人”的冲突。

  电影里有一段“澡堂”的场景,其中有全裸的少女的镜头,我们在公映时把这整场戏都给删掉了。一位著名的老实人惊讶地说:这简直是艺术奇迹,全裸的女人镜头全然不使人产生“黄”的感觉。

  这个艺术奇迹是怎样产生的呢?是因为作家是在一个圣洁的思想指导下写下这个场景的。请看小说中的描写:
  那天正好是沐浴的日子……姑娘们在更衣室里打量着这个新来的女兵,像瞧什么稀罕物件似的——
  “冉卡,你真是个美人鱼!”
  “冉卡,你的皮肤像透明的!”
  “冉卡,你真可以作模特儿!”
  
  ……
  “不走运的女人!”基梁诺娃长叹一声,“这么好的身材,偏偏裹上一身军装——这比死还难受。”

   少女的魅力白白地被不能显现女性身材的军装给埋没了!而当五个女兵一个一个地在与德国法西斯的搏斗中牺牲的时候,对于五个女兵的安全负有责任的瓦斯科夫 准尉发出了感人心腑的悲鸣:“在战争时期,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以后,到了和平时期呢?到那时也能理解为什么你们非死不可吗?……如果将来有人质问我:这 些男子汉是怎么搞的,为什么没有把我们的妈妈保护好,而使她们饮弹而亡呢?”

  小说把像契诃夫这样的俄罗斯作家曾经 表现过的“美的毁灭”的经典主题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作了新的发挥,也因此凸现了俄罗斯战争文学的潜在的反战主题。但这并不妨碍小说的爱国主义激情的张扬。垂 死的丽达就是在听了瓦斯科夫这一番撕心裂肺似的自白后,轻轻地说:“不必这样,我们在保卫祖国,首先是祖国……”

   而小说对于瓦斯科夫所表现出的英雄主义的描述, 读了也令人荡气回肠—— “在这次战斗中,瓦斯科夫记住一条:决不后退,决不能让德廛上岸一步……这时,他胸中满怀激情,仿佛整个俄罗斯都在他背后, 仿佛他, 瓦斯科夫,此刻是她最后一个儿子和保卫者,整个世界空无一人——只有他、敌人和俄罗斯。原作《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我国有几个中译本,最早的一本是由王金 陵同志翻译的,于1980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它的译文流畅自然,值得一读。

  -----摘自童道明先生的《恰巴耶夫》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一文





[打印]



杨子 评论于:2006-12-01 22:32:42

因为有了苏联的胜利,才有了这个机会,去为那些为了保家卫国的、牺牲了的人们进行追思和悼念。

记得很清楚,1979年,中苏关系刚刚松动,学校出版社出版了“白皮书”,里面有两篇电影文学剧本,一是《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另一个就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那时一个班只有两本,一本给女生,一本给男生,我是班里第二个看的,里面就少页少段,可大家还是争着看。。。。那时候外面翻译过来的东西少极了,即使国内也就是《金光大道》,《艳阳天》几部而已。

后 来武大、北大、吉大、北师大、复旦等20多所大学中文系的77/78级学生办了全国的第一份文学刊物《这一代》,编辑部就在武大。这个刊物大胆的发表了张 抗抗、高建功等知青考到大学的那些人的文章,成就了张抗抗、高建功等等后来都成了名作家。。。那时的执行编辑就是77级中文系的张华---张光年的儿子, 就是人民文学主编“光未然”的儿子。

在看到这篇评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让我想到的更多的是《这一代》,想到的是那些编辑们,想到的是我们的那一代。

有 一天我看到刘道玉校长的一篇回忆,列举的给他留下很深印象的100多个毕业生,我的名字竟列在那前20名之列,真得让我诚惶诚恐。我立刻联系了那个在少儿 出版社的李x博士---比我晚了至少10年的文科学生,想弄清楚是否校长年老搞错了,负责整理稿件的她说,校长老在唠叨你们那批人呢,为学校做了很多事, 为那个时代作了很多事。。。。我释然。




罢了 评论于:2006-12-04 13:48:59

这些女兵们的生命虽然像闪电一样短暂,却永远照亮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心。

但是我仍然希望这个世界上不要有战争,我不要看到战争的伤亡,我更不忍心看到一颗颗善良的心去承受如此这般的生命悲痛与创伤,虽然我知道,那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

苏 联另一位作家肖洛霍夫也写过不少描写苏联卫国战争的小说,如《静静的顿河》、《一个人的遭遇》等,还有他那篇非常感人的短篇小说《学会仇恨》。小说《学 会仇恨》描写了一名原是普通工人的主人公格拉西莫夫中尉真实、朴实、感人的故事。他当过俘虏,负过伤,最后又获救,回到自己人队伍里。通过一连串的磨难, 他变得无比坚强,面对死亡也始终保持人的尊严,宁可站着被枪杀,也不愿躺在地上受凌辱。他在战争中学会了打仗,学会了恨,也学会了爱。

《一 个人的遭遇》发表于一九五六年,那是在苏联战争胜利结束十年之后。但这个故事还是战争刚结束时肖洛霍夫遇见一位家破人亡的军人,通过他的不幸遭遇构思 而成的。小说发表后在苏联产生很大的影响,被认为具有史诗价值,在战争文学中开创了一个新纪元。接着小说又被改编成电影,反映后影响更大。

这 部小说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和希特勒入侵苏联,给全体苏联人民造成的无法描绘的灾难有很大的关系。据说,经过四年的残酷战争,在苏联几乎没有一个家庭 没有亲人牺牲,因此他们的餐桌上总有一个或不止一个位子是空着,而空位子上仍摆着一幅餐具,以表示没有忘记他们。这是一幅多么悲惨的景象!据说,苏联在战 争中牺牲的人数到到两千七百万。所以《一个人的遭遇》也是千百万苏联人民的遭遇。

肖洛霍夫本人和家庭也曾遭到重大的苦难,有一次他谈到自 己身上的旧伤时说:“该死的老是作痛,不让人安宁。”后又带着出人意外的忧郁和悲痛谈到了全体人民 所受的创伤:“死了多少人,多少俄罗斯人。。。。”接着还背诵了依萨柯夫斯基的诗:“敌人烧掉了故乡的房子,杀害了他的一家人。如今叫士兵上哪儿去呢,去 把悲伤分给什么人?。。。。”

我从来没有做过当兵的梦,因为我对战争有一种难以描绘的恐惧;我不愿意看到战争中的牺牲和死亡,我更害怕战争在我们心中播下的仇恨,这种仇恨可以让我们的心变得像铁一样硬、一样冷;这种带有遗传性的仇恨会使我们世世代代不得安宁。


阁老 评论于:2006-12-05 00:40:25

在 前苏联的电影史上,战争题材影片始终占着很大的比例。从我记事起,就看了多部以伟大卫国战争为题材的战争影片:《团的儿子》、《勇敢的人》、《丹娘》(以 女英雄卓娅的事迹改编)、《夏伯阳的故事》(俄文原名《恰巴耶夫》)------。慑于七十年代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一部优秀的战争题材影片。在艺 术表现手法上,一改以往英雄人物高大全的模式,给五个女兵赋予真实的灵与肉,在展示人性美好的同时,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和恐怖,从而发出打倒战争、消灭战争 的潜台词。文革结束后这部影片在中国上演,对中国的电影界影响极大。可以说《高山下的花环》和《凯旋在子夜》就是受此影响的产物。

客居俄罗斯期间,我多次看了原版的影片,其中一场洗浴在中国上演时被抹去,事实上这场戏为后来故事情节的推进作了非常必要的铺垫,给五个女兵先后牺牲赋予更加悲壮的色彩。

在莫斯科我和朋友们参与拍摄《莫斯科中间地带》的时候,我曾和导演说起《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艺术手法,他们认为这部影片是前苏联战争题材影片中的经典之作。

感谢林贝卡的美文,唤起我许多回忆。更使我想起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围墙外面燃烧着长明火的无名英雄墓,上面镌刻着两句使我永远铭记的话:他们没有名字,他们的业绩永存!

------------------
编后随笔:
高 中时曾有过短暂的‘女兵梦’。不是因为喜欢当兵,而是在那个年代,不 失为一条保住‘购粮本’的路罢了。虽然并不害怕下乡插队,却没有‘扎根’的雄心壮志。由于家庭的‘背景’不硬,下去以后能不能上来,不但是父母的心病,自 己也时时担忧。可这梦也是流星般划过脑海而已~~~那年月,‘政审’这关做什么都得过哪~~~

在 乡下倒是做了基干民兵。还记得毛主席去世那天,我们正在县城参加民兵 培训呐。用的还是老掉牙的‘中正式’步枪:)) 头一天还背着上了刺刀的枪(别怕,没上膛:))去照相馆拍了张照片,可惜都随着影集丢失了。嗯,照片的布景是南京长江大桥。一年多后站在真的桥头,眺望无 语东流的长江水,每每觉得冥冥中似乎真有天意~~~

非常喜欢苏联电影,这部片子印象很深。尤其是最后两个男子站在墓碑前的镜头,总让人感叹生命的奇妙:平凡与伟大的转变,可以漫长,也可以是一瞬间~~~

梦,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梦常常是忧伤的来源,可是无梦的人生也是无趣的。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612&postID=1502&page=1#mark

/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