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这个人真的是非常有趣。 《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出版九年后在德国再版时,弗洛伊德抱怨说九年间他的新的理论无人问津。他说,如果科学领域也允许报复的话,那么作为报复,对于这九年里出现的相关文献,我也不理! 呵呵,是不是有点象是今天的网络写手:不给老子捧场,俺也不给你增加点击。
面对若干完全没有读懂或是充满了误解的评论者,弗洛伊德的建议是,再去看一遍他的书,或者干脆说:看一遍他的书! 很多时候,关于弗洛伊德理论的讨论让弗洛伊德本人完全没有办法回应,因为讨论的内容完全不是他的理论。 这个问题,直到今天还是最大的问题。 首先要区分的,是心理学和心理分析学。 心理学属行为科学,包括很多不同的方向和多如牛毛的小方向,譬如我所在的学校就有认知(cognition),发展(developmental),神经(neuro-behavior),临床(clinical),社会人格(social personality)。总的来说是实验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行为在生物神经社会文化心理等等方面的原因,其中很多分支的方法更接近hard science。后来出现的所谓犯罪心理学,应当是从社会人格衍生出来,但我的感觉实际操作上更偏向于社会学而不是心理学。 从广义上讲,心理分析属于临床心理学的一种,今天的心理学界把弗洛伊德封为psychodynamics的鼻祖。不过想想弗洛伊德最初发表自己理论的时候心理学界的表现,后来对他的接纳显得颇为讽刺。而且我更倾向于后来拉康(Jacques Lacan)的理解,尽管弗洛伊德本人出身心理学,但我总觉得无论是研究的对象还是研究的方法,心理分析和心理学或是心理学中的psychodynamics有着根本的不同,虽然都沾“心理”的边儿,其实是两个不同领域。 心理分析有作为临床的心理分析和作为哲学的心理分析,后者对于结构主义的发展至关重要。无论对于哪一种,弗洛伊德最重要的发现,是潜意识(the unconscious)的存在。它所探索的不是梦境的内容,而是梦这种形式。注意弗洛伊德所用的词不是梦(dream),而是梦的机制(dreamwork),这一点非常关键,需要仔细地说明。 在弗洛伊德的分析中,梦的结构是三重的:梦的内容(manifest dream text),梦所反映的潜在(不是潜意识)的思想(the latent dream thought),和潜意识中的欲望(the unconscious desire)。 如果我们从梦境所反映出来的想法来理解梦的秘密,结果一定是相当失望,因为这些都太“正常”了,最多是因为社会心理的因素而让人不爽而已,所谓白天被“压抑”的想法,完全是意识层面的东西。把梦归结为被压抑的想法的反映,虽然没有错,但是等于什么都没说。 梦所反映的想法是从属于潜意识的,但是,这种从属关系不是直接的意义上的对应,而是通过强化压缩和置换(condensation and displacement)后成为文本化的梦境。梦,对弗洛伊德而言,无论多么荒诞,是完全符合语言结构的,它真正的秘密,在于它所指向的潜意识。 而 弗洛伊德所说的“压抑”,是潜意识中的压抑。这种在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望,和我们心里想的什么根本没有关系,不是说我想什么说什么不压抑自己的想法就可以 释放出来的,因为它根本就无法被化减为正常的语言表达(或思维中的语言表达)。潜意识里的欲望,一个人是根本无法选择不压抑的,它是在婴儿时代就形成的, 从一开始就被压抑在潜意识当中,这种压抑可以说是主体性形成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潜 意识的欲望是梦产生的条件,同时也只能附着于梦而存在。只有当这个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愿望附着在梦这种形式上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到正常的(也就是意识范围 内的可以用语言表达的)思想以非正常的梦的机制表达出来,我们才能捕捉到潜意识存在的依据。这种潜意识驱动下的表达其实是一种挣扎,因为被压抑的欲望是不 可表达的,所谓梦中的表达,其实是在言说那不可言说,或者说,释放那不可释放的努力。也正因此,才会产生我们可以追踪潜意识的线索。简单地说,对心理分析 而言,一个人“真正”怎么想,其实不过是潜意识的一个症状罢了,区别只是这些症状是否被主体以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式容纳。如果没有,也就产生了疯子或精神 病。 澄 清了基本的概念,再来看文化走廊里金笔和托尼福的帖子以及众人的回复,会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当人们说潜意识的时候,其实都是在说意识,始终没有脱离“日有 所思,夜有所梦”的层面。即使是在谈论自我本我或超我这些与潜意识有关概念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出溜到了意识的范畴,用的固然都是弗洛伊德的词汇,但是 观点都是相反的。譬如用自我本我超我来支持犯罪心理学中的各个类别,或者说梦境是id和super ego都缺席的时刻,或者劝人们不要太压抑自己云云。这些观点的逻辑,其实都是弗洛伊德在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一书的最开始就反驳过的,没想到有人说弗洛伊德,绕了一大圈居然又回到了起点,真是让人有点哭笑不得。 另外再说句题外话,因为提到了弗洛伊德/马克思/爱因斯坦都是犹太人,有人回帖也提到了马克思在社会科学的贡献不象一般中国人想象的那么大,相比而言,韦伯(Max Webber)的影响不在马克思之下。 马 克思在哲学,经济学,社会理论,乃至六七十年代英国兴起的文化研究等领域的影响都是结构性的,并不是简单地总结了欧洲哲学政治经济学。当然,中学或大学课 本里的马克思并没有给人这种感觉,并且文革后矫枉过正,谈论马克思有极左的嫌疑,加上向商业社会的转型,恐怕马克思的影响会越来越小。但是就学术成就和思 想所达到的广度与深度而言,如果要把马克思和韦伯放在一起比较,韦伯是一棵参天大树,令人仰视叹服一番,继续赶路;而马克思是一座山,是研究社会科学中很 多问题都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资本论的语言平实,但是读来常有震撼的感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P.S. 1。最后关于马克思的一段修改过,原文记忆有误且语多刻薄,bscz说的对:“没必要”。
2。关于心理学的一段观点可以坚持,叙述不是很严谨,附上Hotpatato的回帖可以参考。 来源: hotpotato 于 06-10-01 20:02:23 1。作者界定心理学(很多分支的方法)更接近hard science,这一向是个争论的话题,所以才会发生强调实证的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从美国心理学会(APA)中脱离出来。但特别是临床心理学等研究人行为的学科,再接近也不是hard science,因为其他变量实在太多。而且既然作者也承认心理学分支繁多,那么说“弗洛伊德也声称自己是心理学家,但从他往后的这一支和心理学已经没有关系了”,未免失之偏颇。
2。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其后他的追随者,包括Adler、荣格等进一步发展了这一学派而统称为psychodynamics,强调儿童时期的经历对人心理、情感、行为的影响。虽然在临床中目前比较流行的是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但psychodynamics到现在仍然是许多临床心理学家帮助病人深层次理解、接受自我所运用的重要一环。所以,如果说从弗洛伊德“往后的这一支和心理学已经没有关系了”仍旧令人质疑。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