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 亲来信,告知扬州老家的祖屋被当地政府列为了文物保护单位。顺着母亲的提示,封存在记忆中那小巷深处的青砖门楼渐渐浮现在眼前。儿时听外公叙述的故事已记 不清了,随母亲回乡省亲的经历也早已模糊,原以为一切都随着历史烟消云散了,没想到这封偶然的家信,像一双无形的手,隔着浩瀚的太平洋,跨越时空,轻轻地 推开了那扇古老的大宅门……
母亲祖籍扬州。这是一座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点上的历史名城,距今已经有2500的 历史了。据说大禹治水以后, 把天下分为九州,“淮、 海惟扬州。” 许多人首先是从诗词中知道扬州的,不错,李白一生三下扬州;白居易于扬州居住数年;苏轼为官数年于扬州知州;欧阳修为官数年于扬州太守。于是有了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等等脍炙 人口的千古名句。
据史料记载,以乾隆三十七年为例,扬州盐引销售量1529600引。一引等于200斤-400斤,一引盐在海滨是0.64两白银,运到扬州来以后,加上运费、盐税,就达到了1.82两左右,从扬州运到东南六省 (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糊南、浙江) ,零售价变成了10两左右,价钱翻了十倍不止。扬州盐商每年赚银1500万两以上。当时,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一半来自盐的税收,而扬州盐税达到了全国盐税的一半以上。按照当时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球生产总值的32%计算,当时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8%都出自扬州。昔日运司衙门所在街巷的南北各有一座牌坊,分别写着"民生永赖"和"国计悠关"。一条巷子牵动世界经济的命脉,这等风流也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
[打印] |
由悟空孙张贴 @ 2007-01-13 09:26:17 (2037) |
罢了 评论于:2007-01-17 10:47:07
去 年年底回国时有幸和中学同学六人一起游览了扬州。杨州,水上有瘦西湖,陆上有何家花园,佛门有鉴真大师,民族英雄有史可法,还有“扬州八怪”,实在是一块 有文化有历史的宝地。扬州自古繁华,风姿绰约,乾隆七下江南,每次必到扬州。可见扬州的景致之美。“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晚唐诗人杜牧的千 古绝唱不知引发了多少人对二十四桥明月夜的联想;《红楼梦》中描写黛玉思乡的诗:“春花秋月,山明水秀,二十四桥,六朝遗风”更让人觉得扬州的秋月,浪漫 中带着感伤,美得令人心痛。在扬州,我最为喜欢的是瘦西湖的清俏绰约之美,有人说,秋日漫步瘦西湖,山寒水冷,秋高气爽,迷蒙柳色,花荫深浓。闲来看丁溪 水榭,白塔晴云,登台揽胜,四桥烟雨——在箫声中登层楼,观八方胜景,思六朝繁华,看月下柳如青烟如绿雾,溶溶月,淡淡月,秋色无边,让人流连;“二十四 桥仍在,波心荡;问桥边芍药,年年知为谁生?”。
这次托扬州朋友的福,有幸登上熙春台。熙春台与五亭桥遥相呼应,面东三楹,二层重檐,前加抱厦,上伏绿色琉璃瓦,脊饰龙藻图案,飞甍反宇。相传,熙春台是 当年为乾隆帝祝寿的地方,故亦名“春台祝寿”,其建筑风格体现了皇家宫殿的气派。楼前有临水平台,“横可跃马,纵可方轨”。熙春台里,我的扬州朋友专门请 了身穿唐庄的年轻女子为我们表演古筝,古筝悠悠的琴声穿过绿茶氤氤袅袅的清香,缓缓飘向窗外。。。站在窗前,烟雨朦胧中,瘦西湖美景尽收眼底,一时间很有 些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
扬州,除了瘦西湖是赏月的绝佳去处外,还可以到个园、何园和竹西公园等名家园林里赏月。这次因为时间有限,只去游了一下归隐扬州大盐商何芷舠的“晚清第一园”——何园。
何园是中国晚清建筑艺术成就最高的一座大型私家园林,何园的建造者何芷舠,是安徽望江人氏,何芷舠的父亲叫做何俊,嘉庆、咸丰间人,曾经是李鸿章的麾下, 曾在扬州任两淮盐运使。而何芷舠是从湖北汉黄德道台任上辞官归隐扬州的,在他四十九岁那年投入巨资,建造了这一大型私家园林,取名为“寄啸山庄”。“寄啸 山庄”出自于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之意境。该园建筑布局由园居、东西花园、片石山房组成环环相扣、内外有别、中西合璧、房间之间都有走 廊,走廊直通楼梯,上下非常方便。园中还有冠盖中国造园艺术的四个“天下第一”,其中特色建筑之冠——享有“天下第一廊”美誉的1500米复道回廊,构成 园林建筑四通八达之利与回环变化之美,在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被业内专家称为中国立交桥的雏形;片石山房“天下第一山”,是画坛巨匠石涛和尚叠石的“人间 孤本”。此园的千米串楼、水上戏台、片石山房也都精致绝伦,实在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何家还人才辈出,何芷舠次子何声灏,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后辈中还 有何世桢,创办上海持志大学的何世枚(世桢之弟),直至现在的中科院院士何祚庥。我曾在老爷的书房和卧室里照了相;坐在他的红木椅上,我一点也感受不到这 位隐士的气定神闲,看来我的功力太浅。
到扬州后,我们一行还参观了大明寺。大明寺内有鉴真纪念馆、纪念苏东坡的平山堂、还有可登高望远的栖灵塔,站在塔的最高一层,烟雨朦胧里的瘦西湖全然呈现在眼前。瘦西湖门口有直达镇江金山寺的班车,只需十二元的车资,便能在四十五分钟后抵达镇江的金山寺。
说到扬州,不能不提扬州八怪。扬州八怪是清代乾隆年间活跃在江苏扬州画坛的革新派画家总称,即“扬州画派”。人数和姓名说法不一。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目过考》中,指金农、郑燮、黄慎、李鳝、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八人。其实不止8人,且人名亦不固定。
“杨州八怪”的画以花卉为主,也有山水、人物,“八怪”们继承了宋、元以来,等写意的传统;“八怪”的创意体现在“即景写生,即景抒情”。他们也都擅长书法、文学、印章。因之形成诗、书、画综合艺术的整体,人称“三绝”,为绘画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八怪” 之首金农博学多才,五十岁后才开始作画,他长于花鸟、山水、人物,尤擅墨梅。他的画造型奇古、拙朴,布局考究,构思别出新意,作品有《墨梅图》、《月花 图》等。他独创一种隶书体,自谓“漆书”,很有一番意趣。“八怪”之一黄慎则以草书入画,自创风格,擅长粗笔写意,人物画造诣最高。他的作品多以神仙佛道 为题材,作品有《醉眠图》、《苏武牧羊图》等。“八怪”之一李鱼,从小喜爱绘画,十六岁时就有了名气。他曾经作过山东滕州知县。他受徐谓、石涛影响较大, 画风粗放,不拘法度,泼墨淋漓,设色清雅,以“水墨融成奇趣”。作品有《秋葵图》、《松柏兰石图》。其余的还有李方膺、高翔、汪士慎、罗聘和郑燮。曾任县 令、知府约的李方膺善画松、竹、梅、兰,晚年专门画梅自喻。他在一首题画诗中写道:“此幅梅花又一般,并无曲笔要人看。画家不解随时俗,毫气横行列笔 端。”他的作品有《游鱼图》、《潇湘风竹图》等。高翔生活清苦,性格孤傲,一生敬佩石涛,善画山水、花鸟,喜画疏枝梅花,作品有《弹指阁图》等。汪士慎幼 时家贫,居扬州卖画为生,安贫乐道,精研艺术,擅画梅。他与金农、高翔、罗聘被时人称四大画梅高手,作品有《墨梅图》等。罗聘是金农的弟子,在“八怪” 中,年辈最小,但见识很高,落笔不凡。他终生不仕,以卖画为生,一生潦倒。作品有《鬼趣图》、《醉钟馗图》等。郑燮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 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因开仓赈济灾民,得罪上司,愤然辞官,居扬州卖画为生。他思想特别活跃,颇有创见,诗出画造诣俱高,擅画竹、兰、石。他还创造了一种 集真、草、隶、篆于一体的六分半书体。人称“乱石铺街”体。他是一个有很有人民性的画家,在潍县任县令时,给巡抚画了一幅竹子,题句曰:“斋衙卧听潇潇 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很喜欢扬州人的“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懒洋洋”的生活方式,更喜欢举国闻名的扬州点心。扬州富春楼的灌汤包是扬州点心之最,名副其实的皮包汤,插一根小小的吸管,慢慢地将里面的汤水吸出 来,那个鲜呦,至今想来仍满口生津。除此之外,与之蓖美的还有扬州的三丁包子和大煮干丝等。三丁指鸡丁、肉丁、笋丁;大煮干丝是鸡汤煨的,其鲜无比。除此 之外,富春茶楼的肴肉也相当不错。
晚上,我们一行人还去洗了脚。印象最深的也是最舒服的,要属扬州的“蒸脚”。一个大木桶里放上一个小蒸汽发射机,按摩后的双脚上裹上一层药布,双腿在桶里被蒸得那个全身通泰的舒服呦,那个爽呦,一点也不输于抽鸦片时的那股飘然欲仙的感觉(是听来的)。
扬州真是个好地方,我建议没有去过的朋友们有机会一定要去那里看看。
--------------
编后随笔:
二十多年前去过一次,看过琼花,尝过包子宴;在瘦西湖那桥上发过一回呆~~~
在城里晃荡,看着过往的娇小玲珑的江南女子,想着黄山上碰到一起玩的那个扬州小朋友一本正经跟我们说的:杨州的特产是美女:))
嗯,扬州真是个好地方,希望下次回国有机会重游。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01&postID=16350&page=1#mark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