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打印] |
|
杨子 评论于:2006-12-01 22:32:42
因为有了苏联的胜利,才有了这个机会,去为那些为了保家卫国的、牺牲了的人们进行追思和悼念。
记得很清楚,1979年,中苏关系刚刚松动,学校出版社出版了“白皮书”,里面有两篇电影文学剧本,一是《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另一个就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那时一个班只有两本,一本给女生,一本给男生,我是班里第二个看的,里面就少页少段,可大家还是争着看。。。。那时候外面翻译过来的东西少极了,即使国内也就是《金光大道》,《艳阳天》几部而已。
后 来武大、北大、吉大、北师大、复旦等20多所大学中文系的77/78级学生办了全国的第一份文学刊物《这一代》,编辑部就在武大。这个刊物大胆的发表了张 抗抗、高建功等知青考到大学的那些人的文章,成就了张抗抗、高建功等等后来都成了名作家。。。那时的执行编辑就是77级中文系的张华---张光年的儿子, 就是人民文学主编“光未然”的儿子。
在看到这篇评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让我想到的更多的是《这一代》,想到的是那些编辑们,想到的是我们的那一代。
有 一天我看到刘道玉校长的一篇回忆,列举的给他留下很深印象的100多个毕业生,我的名字竟列在那前20名之列,真得让我诚惶诚恐。我立刻联系了那个在少儿 出版社的李x博士---比我晚了至少10年的文科学生,想弄清楚是否校长年老搞错了,负责整理稿件的她说,校长老在唠叨你们那批人呢,为学校做了很多事, 为那个时代作了很多事。。。。我释然。
罢了 评论于:2006-12-04 13:48:59
这些女兵们的生命虽然像闪电一样短暂,却永远照亮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心。
但是我仍然希望这个世界上不要有战争,我不要看到战争的伤亡,我更不忍心看到一颗颗善良的心去承受如此这般的生命悲痛与创伤,虽然我知道,那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
苏 联另一位作家肖洛霍夫也写过不少描写苏联卫国战争的小说,如《静静的顿河》、《一个人的遭遇》等,还有他那篇非常感人的短篇小说《学会仇恨》。小说《学 会仇恨》描写了一名原是普通工人的主人公格拉西莫夫中尉真实、朴实、感人的故事。他当过俘虏,负过伤,最后又获救,回到自己人队伍里。通过一连串的磨难, 他变得无比坚强,面对死亡也始终保持人的尊严,宁可站着被枪杀,也不愿躺在地上受凌辱。他在战争中学会了打仗,学会了恨,也学会了爱。
《一 个人的遭遇》发表于一九五六年,那是在苏联战争胜利结束十年之后。但这个故事还是战争刚结束时肖洛霍夫遇见一位家破人亡的军人,通过他的不幸遭遇构思 而成的。小说发表后在苏联产生很大的影响,被认为具有史诗价值,在战争文学中开创了一个新纪元。接着小说又被改编成电影,反映后影响更大。
这 部小说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和希特勒入侵苏联,给全体苏联人民造成的无法描绘的灾难有很大的关系。据说,经过四年的残酷战争,在苏联几乎没有一个家庭 没有亲人牺牲,因此他们的餐桌上总有一个或不止一个位子是空着,而空位子上仍摆着一幅餐具,以表示没有忘记他们。这是一幅多么悲惨的景象!据说,苏联在战 争中牺牲的人数到到两千七百万。所以《一个人的遭遇》也是千百万苏联人民的遭遇。
肖洛霍夫本人和家庭也曾遭到重大的苦难,有一次他谈到自 己身上的旧伤时说:“该死的老是作痛,不让人安宁。”后又带着出人意外的忧郁和悲痛谈到了全体人民 所受的创伤:“死了多少人,多少俄罗斯人。。。。”接着还背诵了依萨柯夫斯基的诗:“敌人烧掉了故乡的房子,杀害了他的一家人。如今叫士兵上哪儿去呢,去 把悲伤分给什么人?。。。。”
我从来没有做过当兵的梦,因为我对战争有一种难以描绘的恐惧;我不愿意看到战争中的牺牲和死亡,我更害怕战争在我们心中播下的仇恨,这种仇恨可以让我们的心变得像铁一样硬、一样冷;这种带有遗传性的仇恨会使我们世世代代不得安宁。
阁老 评论于:2006-12-05 00:40:25
在 前苏联的电影史上,战争题材影片始终占着很大的比例。从我记事起,就看了多部以伟大卫国战争为题材的战争影片:《团的儿子》、《勇敢的人》、《丹娘》(以 女英雄卓娅的事迹改编)、《夏伯阳的故事》(俄文原名《恰巴耶夫》)------。慑于七十年代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一部优秀的战争题材影片。在艺 术表现手法上,一改以往英雄人物高大全的模式,给五个女兵赋予真实的灵与肉,在展示人性美好的同时,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和恐怖,从而发出打倒战争、消灭战争 的潜台词。文革结束后这部影片在中国上演,对中国的电影界影响极大。可以说《高山下的花环》和《凯旋在子夜》就是受此影响的产物。
客居俄罗斯期间,我多次看了原版的影片,其中一场洗浴在中国上演时被抹去,事实上这场戏为后来故事情节的推进作了非常必要的铺垫,给五个女兵先后牺牲赋予更加悲壮的色彩。
在莫斯科我和朋友们参与拍摄《莫斯科中间地带》的时候,我曾和导演说起《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艺术手法,他们认为这部影片是前苏联战争题材影片中的经典之作。
感谢林贝卡的美文,唤起我许多回忆。更使我想起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围墙外面燃烧着长明火的无名英雄墓,上面镌刻着两句使我永远铭记的话:他们没有名字,他们的业绩永存!
------------------
编后随笔:高 中时曾有过短暂的‘女兵梦’。不是因为喜欢当兵,而是在那个年代,不 失为一条保住‘购粮本’的路罢了。虽然并不害怕下乡插队,却没有‘扎根’的雄心壮志。由于家庭的‘背景’不硬,下去以后能不能上来,不但是父母的心病,自 己也时时担忧。可这梦也是流星般划过脑海而已~~~那年月,‘政审’这关做什么都得过哪~~~在 乡下倒是做了基干民兵。还记得毛主席去世那天,我们正在县城参加民兵 培训呐。用的还是老掉牙的‘中正式’步枪:)) 头一天还背着上了刺刀的枪(别怕,没上膛:))去照相馆拍了张照片,可惜都随着影集丢失了。嗯,照片的布景是南京长江大桥。一年多后站在真的桥头,眺望无 语东流的长江水,每每觉得冥冥中似乎真有天意~~~非常喜欢苏联电影,这部片子印象很深。尤其是最后两个男子站在墓碑前的镜头,总让人感叹生命的奇妙:平凡与伟大的转变,可以漫长,也可以是一瞬间~~~梦,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梦常常是忧伤的来源,可是无梦的人生也是无趣的。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612&postID=1502&page=1#mark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