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二月 01, 2007

窈窕淑女司令: 书

【书是我的心肝宝贝,再造父母】-古老原创

书自小就是我的心肝宝贝,有了书就有了温情,有了幻想,有了宁静。书可以使我忘记烦恼和痛苦,是载着我的灵魂飘荡到世外的一只小小帆船,有时会异想天开地想:我能高高兴兴的长这么大,有一大半是书的功劳,我真应该给世上的书立个牌位,磕头拜之做父母才是。

大了之后读书是一点章法也没有,极其散漫极其无章可循,没什么选择,只要是书,翻了翻感觉文字还过得去,便拿在手里看起来,完全是饥不择食地寻求避难所的意思,

那 种散漫不是串串珍珠散落的那种散,而是深秋日时残枝碎叶漫天乱飞的散,因为懒且忙,很少写读后感或读书笔记,一本书看过了,有了些许感觉就泡一杯茶闭上眼 想它一想,飘飘然地在明白和朦胧之间,过了一段时间就又翻出了看一遍,发现感觉全然不同了,可是也还是朦胧,只是又换了种雾雾朦朦的感觉。

看武侠完全是连血带肉生吞活剥的看法,一味爱那故事动人,情节曲折,少年武功绝顶,美女身负密籍,全然不顾字句珠玑,只埋头和虚构情节牵扯勾搭。在沉闷的日子里,有这样一番色彩艳丽的图腾,也觉得日子不再冗长。

也爱侦探推理,收集书的几个愿望之一就有买一全套精美的阿嘉莎。克丽思蒂的推理小说。看推理也是急急忙忙风风火火的看法,常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只为想知道“谁是凶手”。

一 般对书无所谓从一而终的概念,所以经常三心两意新人换旧颜到处拈花惹草,今日宠幸卡夫卡,明天就轮到加谬马尔克斯,这星期王安忆张爱玲伴我入睡,下个月是 苏童于华莫言在我枕边。对这些作家是很容易爱上,但也很容易冷落他们。我的心本就是那么反复无常兴之所至,喜欢哪个就看哪个,有时一目十行,有时一个字一 个字细雕慢琢,完全随自己心性而已。

视野固然广阔,却还是依然散漫无章法地看。随时光流逝,细节大多是渐渐沉淀下去,只剩一些还发光,有色彩的东西在心里飘来荡去。。。。

只有一套书伴了我多年,形如我终身永不离弃的结发伴侣。它在我很小的时候就陪着我,就象漫画“Peanuts”里Linux随身拖来拖去的安全被单。





英国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写了一套以他自己家族历史为蓝本的长篇巨著系列,是由三套三部曲组成。


第一个三部曲是

1922 年出版的《福尔赛世家》,包括《有产者》和战后写的《骑虎》、《出租》。《骑虎》写索米斯和伊琳离婚后的故事。索米斯为了得到财产继承人的地位,娶了一个 年轻的法国女子安耐特,并生有女儿芙蕾;伊琳独居12年后,与索米斯的堂弟乔里恩结婚,生有儿子乔恩。《出租》写索米斯的女儿芙蕾和伊琳的儿子乔恩的感情 故事。

第二个三部曲是《现代喜剧》,

1928年出版。第一部《白猿》写颓废派诗人威弗烈爱上芙蕾,并亲口告诉她的丈夫马吉尔,马吉尔要芙蕾自由选择,芙蕾选择了和丈夫在一起。第二部《银匙》写芙蕾与马乔里范拉夫人的党派之争。第三部《天鹅之歌》写芙蕾与乔恩的感情纠葛。

第三个三部曲是

1934年出版的《尾声》,由《女侍》、《开花的荒野》和《河那边》组成。这套书有三卷九部,但中文翻译出版的只有第一套的三部曲。是由周煦良教授翻译

这套书并不是给我震撼最深的书,也不是能引我沉思冥想不已的书。它只是在一个特别的时间出现在我的生活里,使我躁动狂乱的心灵得以安抚。周煦良优美流畅的翻译象一股清泉流过我的心,我在叮叮咚咚的声音里安然入睡。。。

这套书我看了可能有上百遍,它潜移默化灌输给我似乎是我至今一直沿用的生活基石: 对美的热爱,正直的行为,和财产意识



(到美国以后,我终于买全了全套9本的英文版,幸福ING。。。)



[打印]


罢了 评论于:2007-02-01 16:28:27 我想,书是大部分在网上码子的朋友们共同的喜爱,因为书是思想和心灵的空气,没有书的滋润,灵魂便会窒息和枯萎

说到书,说到好书,我手头有一本,就是我现在正在读的小说《如焉》/《如焉@sars. come》。

这 是一本由武汉作者胡发云写的长篇小说。这本小说不单单是一部文学作品,一如《往事并不如烟》一样,是一个文学事件,或是文化事件。这本小说描写了我们当 下的真实生活,触动了一个思想的禁区,突破了中国作家在压制下可能的自由表达。用作者的话来说,这部作品写出了他内心要求自己所写的东西。

书中的主人公如焉是一个关注内心和灵魂成长的女人,她是一个从欲望和剥夺里解放出来,有着尊严和良知的女人,她是一个不向现实世界里的权势者低头谄笑的人,她是一个不向自己动物性本能妥协的人。她告诉我们,解放自己的权利其实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手里。

我很喜欢作者的写作风格,最让我心动的,是那种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智慧,那种普普通通的对话中深含着的人生哲理。

下面是小说中我比较欣赏的几段,放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个人文字好,不容易。把故事编好,不难,把道理说好,也不难,把文字弄就就难了。这是一种天赋。就像一个人唱歌,把音色唱好听,不难,把旋律唱准确,也不难,把歌唱出味道来,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浑然天成,就难了。”

“写文章,章法可以学,辞藻可以学,知识理论,也可以学,只是文字感觉,几乎不可学,只可以悟。所以,我不能对你说哪里好哪里不好,因为我说你这一处好,你把它放到另一处,可能就不好了。”

“刚上网,都很新鲜,就像一个孩子刚刚入学,花花绿绿,一大片小朋友,各种模样,各种脾性,很想加入到这个新集体当中去。日子长了,也会生出问题来的,生活里有啥,网上也有啥。”

“网络像一个舞台,比现实更浓缩,更夸张,还有很强的表演性,容易让人激动,容易让人上瘾,不是说关了就关了。”(怪不得我这个网老是戒不掉)

“她 后来悟出,母亲的话,大多是对的,只是需要时间来证明。那是一种人生历练的结晶,不用讲道理的。她诘问母亲,你究竟什么地方看不上他?母亲说,不是我 看不上他,是你看不上他。这话也基本上被母亲言中。母亲是大家闺秀,嫁给了一个革命干部,但是骨子里,还是那一套。或许正是因为嫁给了这样一个可以保护 她,可以给她特权的男人,她身上得以保留的那一套反倒更多。茹嫣见过母亲的一些亲戚和同学,家世和母亲差不多,嫁了与自己大体门当户对的人,结果和她们的 男人们一起,被折磨得低声下气鸡零狗碎的,反倒失去了母亲那样的傲气。不过,这样一些道理,也是要用人生历练来弄懂的,不是一番教导就茅塞顿开的。”


“艺术家总是太过慷慨,常常把一切优越都同时给予一个人。而上帝却公正又残酷,他常给人一副风流倜傥的躯壳,又让他浅薄猥琐,给人一个平庸粗糙的外表,却让他才华出众情怀高贵。”

“这 就是中国网络的特色了。在一些国家,网络只是许多媒体的一种,没有表达上的特权。它的意义只在它的工具性,就像你到北京去,可以坐火车,可以乘飞机, 也可以自己开车去。但是中国不同,传统媒体,许多事情不许报,许多话不许说,网络可以,于是网络就不再是工具意义上的区别了。网络的长处在这里,网络的隐 忧也在这里了,一个东西,一旦溢出常轨,就会有副作用。这是一个言论管制国家先天的问题。”

有人说,这部小说是2006年最火爆的小说,我虽然没有资格来做这样的评价,但我却可以说,这是一本让人思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小说。

我将小说的连接放在这里,以供有兴趣的读者查阅:

http://book.zol.com.cn/detail11/100922.html

---------------
编后随笔:

唉,看见‘淑女司令’的名字,总忍不住想叹口气~~~

曾是诗坛的朋友,十分敬佩她不顾一切对好友红豆的百般呵护,真真侠骨柔肠。从她的貌似豪爽的文字中,我也曾读出那种熟悉的东西,所以颇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觉~~~可惜后来在那场变故中,我们为了各自的朋友走上了不同的路~~~她去走廊做了版主,我们移居‘乡下’。如今往事虽然如烟,缘分却也成了记忆。

这篇文章,很早就看过了。现在有机会和着些回忆再读一遍,感觉很亲切呢:))

罢了推荐的小说,要找时间读读的。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01&postID=28158&page=1#mark

/

没有评论: